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行政执法 > 正文

阳泉:多措并举促落实 多维推进见实效——市司法局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管理系统推广经验综述

发布时间:2025-03-25 来源: 山西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1

  审查人员运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管理系统开展工作。申沉摄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是监督和规范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重要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质效,积极探索信息化手段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建设,省司法厅在全省推广应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管理系统”,并确定阳泉市为试点地市开展先行先试。市司法局认真组织、大力推广,实现全市各有关部门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全流程网上运行——网上送审、接收、审查、签批、备案、归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备案部门工作人员从“最少跑一次”变为“一次不用跑”。系统还具有智能辅助审查、自动比对上位法法规文件、关键词搜索等功能,能够帮助审查人员快速确定审查重点、提高审查质效、缩短审查期限、规范审查流程,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市直各部门及各县区政府所有规范性文件均通过“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管理系统”进行备案。市司法局共出具备案审查意见32件,提出初审意见退回各部门修改20余件。

    统筹推动强化保障,夯实系统应用推广基础

  省司法厅确定阳泉市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管理系统”试点地市后,市司法局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备案审查管理系统的筹备及推广工作。经认真研究,印发了阳泉市《关于试点应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案》,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举措和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并制定共建工作任务清单,将任务时限、责任细化到部门和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严格审查,把住规范性文件“程序关”是确保机制运行规范的关键一环。市司法局大力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方式,充实法律专家库,建立健全法律专家协助参与规范性文件审核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和有关专家作用。在市律师协会的推荐下,与4家规模大、业务精、声誉好的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服务合同,由专业律师对专业性强、内容复杂的规范性文件提出法律意见。同时,选聘1名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员担任法律服务助手,协助科室工作人员开展审核工作,有效提升文件合法性审核等法制审核工作的水平与效率。

  为强化任务落实,市司法局印发《阳泉市关于统一使用山西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系统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推动建立全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联络机制。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迅速明确各部门负责合法性审核和文件报备工作的责任科室以及业务联络人,通过组建全市规范性文件工作交流群的方式强化工作沟通和问题反馈,提升系统应用推进效果。

    上下联动完善机制,健全系统应用推广体系

  省司法厅立法一处和科技信息处领导高度重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管理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大力加强省市之间沟通衔接,多次赴阳泉市就系统应用进行调研指导。在调研中通过实地检查、工作座谈、探讨问题等方式,为系统应用推广指明了工作思路和方向。市县两级同步加大协调机制建设力度,实现部门间沟通顺畅有序,确保工作意见建议能够在省厅决策端、市局协调落实端和一线操作端之间及时、无障碍传递,有效推动系统在阳泉市的“会用”“多用”。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管理系统”在应用推广初期,发现了诸多技术问题,如智能审查模块无法使用、报备法律依据无法正常下载查阅、系统审查意见书无法加盖电子章、法律顾问无法通过互联网登录系统、有问题报备文件无法正常退回等。市司法局借助与省司法厅建立的协调机制,随时将意见向省厅进行反馈,省厅立法一处和科技信息处积极回应,协调省厅运维中心组成专门服务团队,以下沉指导、热线沟通、远程协助的方式,及时解决系统使用问题。截至目前,省厅服务团队共解决技术问题40余个,不断优化系统运行,保障了基层备案审查工作的顺畅开展。与此同时,市司法局在系统“管用”“好用”上下功夫,针对发现的报备文件退回后无法追踪、报备单位审查标准规范掌握不足、报备文件分类统计有需求等系统应用问题,向省厅提出完善建议,创新性地新增了“文件退回”“业务指引”“统计分析”等系统模块,既丰富了系统应用,又增强了对规范性文件报备单位的业务指引,同时为审查机构对报备文件质量、数量的统计和分析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

    规范标准内外兼修,提升系统应用推广成效

  市司法局坚持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融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全局,不断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源头管理。针对工作中发现的规范性文件性质认定不准、内容不合规、审查标准把关不严、报备资料不完备、制发程序缺失等问题,市司法局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提出的“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明确审核范围,统一审核标准”要求,研究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及备案审查工作指引》和规范性文件制发流程图,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审核标准,切实推进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工作规范化。

  2024年10月30日,市司法局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及备案审查工作分管领导和业务负责人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审核业务分环节解读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对规范性文件的文件定义、审核范围、审核机构、审核流程、审核标准、审核意见等进行详细讲解,切实提升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备案审查人员素质能力,提升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质效。

  为切实加强各级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管理水平,强化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建设,市司法局积极探索建立规范性文件预审工作机制。各部门可将已通过部门内部合法性审核但还未正式印发的规范性文件提前报送市司法局进行预审查,及时进行沟通协调,部门根据市司法局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完善后再发文报备,这样避免了部门发文后因文件内容不合规无法过审的问题,既保障政府公文的严肃性,又提高报备文件的过审效率。目前,全市报备规范性文件中提前进行预审的数量接近一半,预审机制收到了良好成效。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在进一步完善系统应用、进一步强化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深化系统推广三方面继续发力,推进“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全面落实,推进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的切实提升,推进维护法治统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