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行政执法 > 正文

“枫桥经验”三晋行——山西省11市调解工作纪实 (大同篇)

发布时间:2025-03-25 来源: 山西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山西省司法厅、山西省调解协会与山西广播电视台社会与法治频道联合推出《调解“晋”行时》特别栏目《“枫桥经验”三晋行—山西省11市调解工作纪实》正陆续播出。栏目以点带面展示各市在践行“枫桥经验”中的好做法、好经验。

1

  本期栏目走进大同市首家文旅调解室——云冈石窟文旅调解工作室,感受“东方智慧之花”如何守护“天命人”热门打卡地;走进大同市平城区永泰司法所,分享大同市在“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和司法协理员聘任工作中的经验做法;走进大同市“平城李大姐”“云冈曹大姐”“广灵姜大姐”等品牌调解工作室,倾听各具风格的“大姐”调解员分享调解故事。

  “枫桥经验”亮点一:以“东方智慧之花”守护旅游热潮和家校和谐

  2024年,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让世界目光聚焦山西。作为游戏取景地之一的大同市云冈石窟也随之成为广大“天命人”热门打卡地。为接住这“泼天”流量,大同市司法局指导云冈区司法局率先成立全市首家文旅调解室——云冈石窟文旅调解工作室。调解室位于云冈石窟游客服务中心,实行云冈研究院与云冈区司法局双重管理,派驻4名专职调解员,已成功调解纠纷159起,有效保障游客合法权益,推动了景区文旅工作高质量发展。

  大同市司法局在探索新领域调解工作方面奋勇发力,持续优化校园治理架构并完善学生权益保障体系,与市教育局携手合作,成立大同市多元教育调解中心,由3家律师事务所联合成都多元民商事调解中心共同设立。调解队伍由17名资深律师和市教育局推选的10名行业专家组成。创新“1+N+N+1”工作机制,即构建“一个中心、多方参与、各方认可、司法确认”体系。成立以来,调解中心调解复杂疑难纠纷6起,提供法律咨询解答30次,深入校园提供法律服务15次,实现了良好法律效应和社会效益。

  “枫桥经验”亮点二:“枫桥式”司法所、“所所对接”提效能 司法协理员作帮手 法治建设节节高

  近年来,大同市在加强“枫桥式”司法所创建中亮点频出,利用司法所的“点”带动基层调解组织的“面”,充分发挥调解基础性作用,将纠纷化解在基层。平城区永泰司法所首创“一核三所+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以党建为核心,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争取辖区内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综治中心以及各站办、各社区支持,全力做好永泰街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街道和社区全部成立调委会,由街道书记任街道调委会主任,各社区主任担任社区调委会主任,吸纳各社区支委、居委及网格员担任社区调委会成员,目前调解员达61名,共同开展调解工作,合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2024年3月,大同市司法局出台《大同市司法行政系统律师事务所与司法所“所所对接”工作方案》。“所所对接”即司法所与律师事务所结对共建,推动优质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目前,全市126个司法所与57家律师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打造“律师+调解”联动模式,以律师事务所高端优质法律资源为依托,助推司法所法治化建设。大同作为首批承接全国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地市,结合县(区)实际,抓好职责定位、人员招录、待遇保障、管理考核等关键环节,已成功划转和招录225名司法协理员,探索出司法协理员制度“山西样本”。

  “枫桥经验”亮点三:品牌调解室“多点开花” 小空间迸发解纷大能量

  为培育优秀调解员队伍,大同市司法局选拔退休政法干警、法律工作者组成专业化调解队伍;乡镇(街道)选拔具有一定法律素养、群众声望高的基层干部、知名人士组成职业化调解队伍;村(社区)选拔德高望重、群众基础好的老党员、老教师、乡贤组成源头化解调解队伍。典型代表“五老”调解队由新荣区堡子湾司法所所长、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丰伍铎发起成立,激发在村“老教师的恩情”“老党员的党情”“老军人的激情”“老先进的热情”和“老干部的人情”,依托“枫桥式”司法所丰富法律资源,推动依法调解、实质调解。

  大同市司法局以司法所提质增效省市共建项目为契机,开展“一所(司法所)一品牌”活动,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打造特色为民服务品牌。如平城区小南头司法所创新“五微共治”调解工作法;新荣区西村司法所践行“只进一扇门、化解千家事”理念,总结“三·四”人民调解法;浑源县永安司法所创新安置帮教“三聚三接”工作法,构建重点人群矛盾排查新格局。大同市司法局指导各县区司法局成功塑造“平城李大姐”“云冈曹秀英”“广灵姜大姐”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个人品牌调解室,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市调解工作树立学习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