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社会力量守牢“第一道防线”——沈阳市大东区应急管理局多措并举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基层作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的“最初一公里”和应对处置各类突发灾害事件的“第一道防线”,担负的责任尤其重大。沈阳市大东区应急管理局通过强化培训、引入社会力量、创新宣传方式等多种举措,着力推动大东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实现新突破。
救护培训师进行救护培训演练
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都是以秒为单位计算的,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在大东区应急管理局会议室,沈阳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贾庆丹正在为大东区基层应急救援骨干进行应急救援救护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大东区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手沈阳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相继举办数期大东区基层应急救援救护技能培训,分批分次为辖区内各街道办事处、“零事故”社区(村)工作室等单位的基层应急救援骨干进行培训。
大东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关猛告诉记者:“我们将继续在全区开展基层应急救援知识普及培训,提升基层应急救援人员工作技能,为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筑牢坚实的应急基础。”
提高基层应急救援效率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社会救援力量在基层应急治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成为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东区应急管理局在2023年与“沈阳市闪电救援队”达成合作,引进社会救援力量入驻大东区街道办事处。
自入驻以来,“闪电救援队”把奉献精神融入日常,开展了多项为民服务活动,现已为辖区内物业、企业、居民进行免费培训10余次,组织应急演练9次,惠及6700余人。
引导群众关注安全隐患
“咔嚓”,上报成功。沈阳市大东区二台子街道宝地社区的志愿者张晓龙正通过手机上报辖区铭郡2号楼1单元14楼的通信网络箱存在电线杂乱的安全隐患问题。
“叮咚”,收到一条接警信息,“零事故”社区(村)工作室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到相关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即刻安排专业人员前往,不到1个小时就解决了隐患问题。
大东区应急管理局一直致力于构建全民参与的应急治理体系,号召居民关注和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增强安全意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科技化方式,以“零事故”社区(村)工作室为载体,创新性开发“随手拍”功能,用简单易用的智能方式,拓宽了居民参与安全监督渠道,有效提高了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原文链接:http://www.lnfz.cn/news/709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第二届大连仲裁周开幕
最新加入
2025-09-28国庆中秋文旅行业安全...
2025-09-26境外网络达人甘肃丝绸...
2025-09-25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
2025-09-24衡南县政府梦东方项目...
2025-09-24国家数据局一行调研文...
2025-09-22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
2025-09-19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
2025-09-172025年全省文化市...
2025-09-17致中共衡阳市委刘越高...
热门资讯
2025-09-28国庆中秋文旅行业安全...
2025-09-26境外网络达人甘肃丝绸...
2025-09-25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
2025-09-24衡南县政府梦东方项目...
2025-09-24国家数据局一行调研文...
2025-09-22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
2025-09-19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
2025-09-172025年全省文化市...
2025-09-16芜湖市镜湖区司法局开...
2025-09-16寿县司法局践行“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