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了银行贷款,再转借给朋友,中不?
亲朋好友向自己借钱,自己手头并不宽裕,但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那么有人就想了,要是从银行贷款后,再转借给他人呢?这种行为,中不?
近期,永城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依法认定双方借款合同无效。
基本案情
原告与被告系长期生意伙伴关系,被告因经营资金紧张向原告借款。双方商量后决定:由原告先向银行申请借款,在收到银行发放的借款后,再转给被告;被告每月将银行分期还款金额转给原告,再由原告向银行还款。
原告向某夏银行分行、某安银行分行共贷款63.9万余元,并分别签订电子合同,合同中约定贷款期限36期,并分别写明了贷款金额和利率。
后被告剩余16期贷款一直未按承诺向原告转款。经原告多次催要,被告置之不理。原告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现已逾期,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
永城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向被告出借63.9万余元,没有约定利息,该出借资金为通过华夏银行和平安银行借款获取,系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合同无效后,被告因该合同取得的63.9万余元应予返还。被告已偿还了53.6万余元,该偿还的款项应为本金,剩余本金被告应予返还。
永城法院经审理判决:
一、被告蒋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原告方某借款10.3万余元及资金占用费用;
二、驳回原告方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法官说法
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目的是支持生产经营。贷款人将贷款转借给他人,违反“民间借贷出借人资金来源应为自有资金”的规范要求,也违反了贷款时所承诺的贷款用途,更扰乱国家金融管理秩序。不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还会导致相关合同被认定为无效。
同时,若以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还可能构成高利转贷罪,将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亲戚朋友有困难,伸出援助之手值得肯定,但应量力而行,切莫因不好意思拒绝而进行违法操作,更不能因贪图利益而套贷牟利,走上犯罪道路。
原文链接:https://www.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9938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10-09海南“双节”26场赛...
2025-09-28国庆中秋文旅行业安全...
2025-09-26境外网络达人甘肃丝绸...
2025-09-25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
2025-09-24衡南县政府梦东方项目...
2025-09-24国家数据局一行调研文...
2025-09-22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
2025-09-19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
2025-09-172025年全省文化市...
热门资讯
2025-10-09海南“双节”26场赛...
2025-09-28国庆中秋文旅行业安全...
2025-09-26境外网络达人甘肃丝绸...
2025-09-25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
2025-09-24衡南县政府梦东方项目...
2025-09-24国家数据局一行调研文...
2025-09-22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
2025-09-19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
2025-09-172025年全省文化市...
2025-09-16芜湖市镜湖区司法局开...